美國加息對我們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弄懂它,直接影響到我們投資成功率!!

閱讀: 1206 2022-04-20 18:00:00

一、美國為什麽要加息

4月19號,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錶示,控制通脹很重要,但貨幣政策決策者不應採取過於積極的行動,以免危及經濟增長,尤其是在全球經濟前景疲弱的情況之下。當被問及是否同意聖路易斯聯儲主席佈拉德的言論,即如果通脹未能如預期降溫,可能需要加息75個基點時,博斯蒂克錶示任何行動都是有可能的,但這個目前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博斯蒂克錶示:“任何行動實際上都是可能的,但目前我還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博斯蒂克還錶示,IMF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是美聯儲需要謹慎的信號,是不急於使利率超越中性利率的原因。 “這就是為什麽我不願意真正宣佈我想要實行超出我們中性水平的原因之一,因為考慮到經濟環境,這可能是超過了應有水平的加息幅度。”他周二在接受CNBC電視採訪時錶示。“這只是一個跡象,錶明我們在前進時絕對需要謹慎。”中性利率通常是指既不加速也不減緩經濟增長的水平。


之後,我們可以看到,美聯儲的官員們開始輪番上陣平復市場。


他們暗示,今年剩余時間將以相對較快的速度進行加息,使基准利率達到他們認為的2.25-2.5%的“中性”水平,這是大多數美聯儲官員目前認為的中性區間。自3月進行加息之後,美聯儲官員幾乎“傾巢出動”以調整市場整體預期,我們猜測,他們的目的是想與市場做好充分溝通,為加息50個基點以及開啟縮錶做好准備工作。


1650443592699872.png


同樣是在昨天,芝加哥聯儲主席埃文斯(Charles Evans)也錶示,對今年的加息路徑感到滿意,包括兩次加息50個基點,預計年底前利率將升至2.25%-2.5%。考慮到通脹前景,美聯儲明年可能會將利率提高到“中性”水平之上。埃文斯稱,到2022年底,美國仍將面臨3%到3.5%的通貨膨脹率。


而在上周,美聯儲的“三把手”威廉姆斯支持下次會議上加息50個基點。威廉姆斯錶示,他的基線假設是,中性利率仍處於2-2.5%的低位區間。加息的速度取決於經濟走勢,但在下次會議上加息50個基點是合理的選擇。


美聯儲理事沃勒上周錶示,美國經濟可以承受激進的政策緊縮,他重申支持下個月加息50個基點。沃勒錶示,他傾嚮於5月加息50個基點,可能將在6月和7月採取進一步措施。“我們肯定希望在今年下半年之前達到中性利率上方,我們需要盡快接近中性利率水平。”


1650443640278431.png


美聯儲未來“二把手”佈雷納德上周錶示,美聯儲今年將“迅速”將利率提高到既不會刺激經濟也不會放緩經濟增長的水平。她還錶示,美聯儲有能力在不損害勞動力市場的情況下為通脹降溫。佈雷納德錶示:“我們正在通過有條不紊地收緊貨幣政策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將進行一繫列加息以及啟動縮錶。”她錶示,縮錶決定“最早可能在5月做出,從6月開始實施。”


據CME“美聯儲觀察”的統計數據,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到5月份加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7.9%,加息50個基點的概率為92.1%,加息75個基點的概率為0%。


為什麽美國現在要這樣熱衷於加息,我們在上篇【CPI在創40年新高  只要看清這些  美股便可躺著獲利】文章當中,就已經說清了現在美國所處的內憂外患,CPI同期增漲8.5%,創下40年新高,如果在不穩住物價,不要說生產了,能不能平穩的活下去,對美國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二、加息的作用和弊端

加息對經濟的抑制作用主要通過四個方面:


1)對企業而言,加息擡高了企業的債務成本,從而降低企業利潤,進而影響到企業的資本開支;


2)對居民而言,加息擡高了居民的利息成本,特別是以汽車為主的耐用品信用消費和房地產還貸成本;


3)對政府部門而言,加息擡高了政府部門的債務成本,政府受睏於債務上限,財政開支力度減弱;


4)對金融市場而言,加息使金融市場流動性收緊,股票下跌,信用利差擴大,財富效應下居民的消費減弱,企業融資難度增加。


雖然加息能解決這麽多問題,同凡事都有兩面性,加息所帶來的弊端也不少。


1、美聯儲加息對美國經濟帶來的後果

從金融市場來看,美聯儲加息意味著美元流動性的減少,從而帶動美元指數走強,美元資產的稀缺性上升,美元也變得值錢。


美聯儲加息過程中,需要拋售美債,從而回收美元,這個過程意味著市場上的國債數量增加,美元國債價格會下跌,而美債的收益率會開始上升。


1650443542148505.png


對於美股市場來說,美聯儲加息等於回收市場上的美元流動性,併提高美元融資的成本,這會導致美股流動性受到影響,出現下跌調整行情,美股三大股指都會出現跳水行情。


而到了後期隨著美元加息帶來的資本回流,海外市場的流動性和回流的美元會帶來美股的反彈上漲,而早期的降息周期流入美股市場併推高美股價格的廉價美元和債務泡沫,都會被消化掉,美國金融市場也解決了債務風險和資產泡沫,實現平穩過渡。


從經濟周期看,當美國經濟恢復穩定和充分就業後,美聯儲就會進入加息周期,而加息後吸引大量資本回流,也會促進美國實體經濟的增長,產能的擴張,最後不僅消化了通脹,還維持了美國實體經濟的中長期復蘇和增長。


2、美聯儲加息對全球其他新興經濟體帶來的後果

美聯儲降息是嚮全球其他經濟體釋放風險,那麽當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也會對全球其他經濟體帶來沖擊。


從國際資本流動來看,美聯儲加息會導致新興經濟體大量的資本出逃,原本流入新興經濟體的資金,轉頭進入美國市場,去追求更高的利息回報和金融資產投資回報,帶來全球金融市場巨震。


1650443469878684.png


而大多數新興經濟體都依賴美元霸權體繫,支持美元的自由兌換,一旦美聯儲加息,大量資本外流,就會沖擊本國的金融穩定,出現流動性短缺。


一些美元外匯儲備不足又依賴海外資本流入投資的經濟體,甚至會出現金融市場崩潰的情況,而自身貨幣不斷貶值,最終也會沖擊實體經濟,帶來區域性金融危機或者經濟危機。


對於中國來說,美聯儲加息也會帶來國際資本外流的沖擊,同時人民幣也被動貶值,但中美貿易體量巨大,而且我們有3萬億的外匯儲備,其中持有1萬億的美債,加上自身金融體繫獨立,沒有讓美元自由兌換,足以應對美元加息帶來的資本外流風險,保持外循環經濟穩定,


從實體貿易層面來看,美元加息周期到來,往往意味著美國經濟有所好轉,美元指數也不斷走強,而新興經濟則沒有恢復元氣或者經濟基本面比較弱,自身貨幣也走弱,這對於新興經濟體來說,意味著失去了出口貿易的競爭力,影響經濟貿易的良性循環。


由於很多新興經濟體金融體繫不完善,缺乏流動性管理工具,在美元泛濫的早期,國內的金融資產就已經出現泡沫上漲,通脹也大幅上升,貨幣外升內貶,大量的金融風險和泡沫纍積下,一旦美聯儲突然加息,那麽脆弱的金融體繫和經貿體量,不足以應對美元加息帶來的流動性逆轉,最終陷入被動的睏境。


那麽美國一但開始加息,能受得住多少次沖擊呢?


三、美國經濟能承受多少加息?

要弄清美國經濟能承受多少次加息,我們先要了解加息的時限是多少。按照歴史規律,10Y*3M倒掛後,美聯儲均不再加息,意味著美聯儲需要在3個月與10年期倒掛前,也即今年Q4,美國將停止加息。


1.使用FRB/US模型定量測算加息的經濟沖擊

根據2018年發佈的FRB/US模型估計結果,100bp的一次性加息將令GDP增速降低0.48%,失業率上升0.2%,最大影響發生在加息後1~2年。美債10年期收益率上升30bp,但影響主要在加息後三個季度。


對GDP增速、PCE通脹、core pce以及10年期美債利率的影響


1650442433290440.jpg


FRB/US模型是美聯儲的主力預測模型,自1996年以來一直被美聯儲使用。


我們使用FRB/US模型,對美聯儲的後續政策路徑進行定量,併作兩個基本設定:(1)經濟中的參與者遵循非完美的理性預期;(2)聯邦基金利率是自變量。


假設加息路徑如下:路徑1作為參照組,模擬當下市場的加息預期,從2022年第1季度開始,按照25+100+50+50+50bp的節奏加息,纍計加息275bp。


路徑2、3、4、5分別假設聯儲溫和、較溫和、中性、激進加息,分別加息100bp、175bp、200bp和325bp,具體路徑如下圖所示。


1650442580735243.jpg


下面三張圖分別是用FRB/US模型模擬的五種加息方式對產出缺口(XGDP2)、失業率(LUR)和實際GDP增速的沖擊響應函數。這裏的產出缺口定義為:


1650442624343711.jpg

1650442624650290.jpg

1650442624604681.jpg

以基准加息假設(路徑1)為例,模擬產出缺口和失業率受到的最大沖擊分別是-1.19%和0.67%。


如果按照2018年FRB/US的模型結果線性外推,纍計275bp的加息對應產出缺口和失業率受到的最大沖擊為-1.34%和0.60%(乘以2.75倍)。


這樣來看,加息的沖擊併不會隨著纍計加息量倍增而出現非線性增長。相比基准加息假設,激進加息假設(路徑5)在早期的加息幅度更大,因而對失業率和經濟增長的沖擊更大,最大沖擊時刻大致早出現1個季度。


1650442684733965.jpg


2、經濟能承受的最大加息幅度

目前,亞特蘭大聯儲GDP Now預測2022年Q1季調環比摺年率1.1%。根據模型基准路徑加息275bp的結果,23年Q2美國經濟恐陷入衰退。


如果激進加息,衰退持續時間延長。如果中性或溫和加息,GDP最大下降幅度0.6%,有可能將避免衰退,但是油氣價格高企和縮錶又會增加額外的衰退風險。


亞特蘭大聯儲預計的實際季度年化增速環比

1650442785382484.jpg


考慮油價的影響。從過去50年的歴史看,當(相當於今天購買力水平的)油價超過了70美元/桶,美國經濟大概率衰退;當(12個月移動平均的)油價增速超過了50%,經濟衰退的概率為100%。現在兩個條件(油價70+,增速50%+)都滿足了。油價在70美元以上平均每上升20美元/桶,實際GDP增速降低0.94%。


再考慮縮錶的影響。假設今年5月開始聯儲以每個月1%的速度縮減約9萬億的資產負債錶,我們測算今年將提升10年期期限溢價約17bp,相當於額外加息1.4次。


只考慮加息,275bp加息可以讓美國經濟進入衰退,即GDP下降1%,時間是2023年2季度。再考慮縮錶對期限溢價的提升,200bp加息就可以進入衰退,即GDP下降0.7%,衰退時間提前。


3、停止加息的時間——3M-10Y美債利率出現倒掛後

我們關註美債長短端利差。這一利差需要保持正數,美聯儲才可能繼續執行其利率政策。目前,10年期與2年期收益率已出現短暫倒掛,但3個月與10年期曲線仍有198bp,核心原因是2年期利率已沖高至2.5%,其包含的通脹預期與10年期的通脹預期發生倒掛,同時其充分計入了聯儲在未來1~2年內的加息預期,因此與基准利率的差距遠高於正常水平。由於3個月與10年期倒掛距離經濟衰退時間更近,且當下利差更符合聯儲剛加息的狀態,我們選用10年期與3個月的美債利差作為研究對象。


1650442858118296.jpg


1650442962789762.jpg


從歴史上看,1985年以來發生的5次10年期與3個月倒掛之後經濟衰退的概率是60%,倒掛後,聯儲均不再加息。


其中1998年的倒掛是因為亞洲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避險情緒壓低了長端利率,且聯儲在倒掛後僅18天即開啟降息,因此沒有出現實質性的經濟衰退;2019年的倒掛則是因為聯儲連續加息導致經濟放緩,長端利率踟躕不前,但聯儲迅速在倒掛4個月後降息3次,同樣避免了經濟衰退(2020年衰退因疫情直接沖擊),兩次倒掛持續時間均在5個月內。其余三次倒掛(1988、2000、2006),除1988年周期外,降息時間略為滯後(1/6/14月),倒掛持續時間6~12個月不等,經濟也陷入衰退。


可以看到,發生10Y*3M倒掛後,聯儲快速降息,迅速脫離倒掛狀態是避免衰退的有效方法。


參考當前聯儲的275bp激進加息計劃,預計到年底,3個月美債收益率將位於2.33%~2.58%之間。


FRB/US模型沖擊顯示加息後3個季度長端美債利率上行32bp,約為~2.5%,10年期美債和3個月美債收益率將發生倒掛。


按照歴史規律,10Y*3M倒掛後,聯儲均不再加息,這意味著聯儲需要在3個月與10年期倒掛前,也即今年Q4停止加息,更為穩妥的選擇是在倒掛後即刻開始降息,以避免經濟衰退。這也意味著當前過於激進的加息預期未來可能面臨回調。


對聯儲而言,在控制通脹的同時,避免經濟陷入衰退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過往加息周期的歴史規律,聯儲停止加息的時間一般在經濟衰退開始前一年左右或一年以上。因此即使按照基准假設的加息模式,聯儲也需要最晚在今年下半年停止加息。


1650442907916771.jpg


1650442993138483.jpg



所以,總結得出,美國通脹超預期,美聯儲貨幣政策緊縮超預期,美國財政緊縮超預期,那美國一但開啟限時加息模式,會對我們有什麽樣的影響呢?


四、美國加息對我們有什麽樣的影響

1、美國加息對臺灣股票市場有什麽影響

一但美國開啟了加息【發動機】,臺灣大概率不會跟著加息。原因在於:由於疫情的沖擊,臺灣內部的債務問題太沈重,目前國內總債務在約6兆新臺幣左右,換算下來等於每個民眾需要償還25.4萬元的債務。一旦加息,會導致本來就很重的債務成本進一步上升。

除了有關新冠疫情的紓睏金,民進黨當局還需在戰機採購等方面進行投入。有關專家錶示民進黨當局的債臺高築很有可能造成更嚴重的貧富差距,屆時臺灣島內的經濟將會受到較大影響,而在這時加息,無疑加重了這方面的壓力。


2、加息對臺灣經濟、股市樓市的影響

(1).如果跟隨加息,首當其沖就是房地產

1650443216870843.png

2022年1至3月房地合一稅收為72.9億元(新臺幣,下同),創歴年新高,甚至高於過去5年同期稅收總額,體現過去一段時間房地產的短期交易增加明顯,導致稅收暴增。如果加息,會進一步打壓地產的活躍度,從而讓經濟由盛轉衰。


(2).一旦加息,將影響新稅的徵收與推行

1650443289843110.png

房地合一稅是臺灣高層對房地產持有者實際獲利徵收的一種所得稅。臺灣為了抑制短期炒房,對持有房地產不足2年者按45%稅率徵收該稅種,2至5年的稅率則為35%。而一但加息,新稅政策的推行勢必會受到影響。


(3).上市公司資產縮水,估值擡高,股市也還得繼續探底。

1650443399951287.png

但如果不加息,會加劇資本外流,外儲壓力,貶值壓力也不小。但是外儲壓力,可以用更加嚴格的資本管制和貨幣緊縮來做對沖,相比來說,不加息比加息付出的 成本要低一些。總之,美元加息周期,股市樓市不可能有好日子過。


五、如何定位投資機會

我們在上面已經提到,一但開啟加息模式,不光是美國本地,就連臺灣經濟都會遭受到致命打擊,所以,就目前來看,坐以待斃肯定不是明智之舉,但這樣的環境,怎麽投資呢?


——做空美股~!


只有學會使用科學的投資手段,才能在逆境中賺錢,一般的投資方式與工具,只能滿足經濟數據嚮好,全球GDP高速增漲的經融環境,一但陷入逆境,這些投資品毫無價值,所以,我整理了一份目前最強的投資工具比較圖,一但美國進入到加息節奏之後, 我們如何擺脫逆境,就只能全靠它了。


首先,我們先看它的對比項,對比項為美國股市:

1、門坎不同

1649838224836880.png

美國股市:需要25000美元(72.5萬臺幣)的帳戶資金(開設融資融券帳戶才能做空)

CFD市場:50美金即可開戶交易


2、機制不同

1644992899991072.png

美國股市:一般帳戶只有做多,沒有做空,交易模式為T+1,甚至還有T+3。

CFD市場:有做空機制,可雙嚮交易獲利,漲跌行情中均有獲利機會。T+0交易制度。當天可以多次開倉平倉,無交割限制,可無限持有。但保證金不足時會被強行平倉。


3、資金使用率不同

1644993057706227.png

美國股市:無保證金交易,無法以小博大

CFD市場:保證金交易,10倍到20倍的杠桿不等,資金運用率高。


4、交易時間不同

1644992947190857.jpg

美國股市:交易時間為,晚上20:30~淩晨3:00。由於交易時間用的是美國東部時間(EST),所以交易行情,都是在淩晨。投資者不能在行情初期第一時間進入。容易錯失進出場機會。同時交易時間太短。

CFD市場:由於,CFD的產品包含個股和股指交易,理論上可以做到24小時交易。所以,投資者可以在行情任何時段進入,配合T+0,在投資交易時間上更加自由,交易時間更長。


5、漲幅限制不同

1649838081928835.png

美國股市:雖然沒有漲跌幅限制,但有融斷機制,也會遏制股票的正常市場行為,同時,由於使用戳和交易,會有買不到賣不出的事情發生。

CFD市場:無任何漲幅限制與融斷風險,採用居間商模式,想買就買,想賣就賣,無需撮合。

1649838323575105.png

由於平臺所使用的CFD差價合約,就使得參與與把握行情的操作與交易變得簡單與輕鬆,同時僅區區50美元(約合1384新臺幣)的參與門坎,可以讓更多第一次參與投資的投資者,不用去冒太大的風險,來學習投資之道,而且CFD所包含的產品,不僅僅只有股票和股指,黃金、白銀、原油、天然氣、咖啡、棉花,甚至虛擬貨幣,只需要50美元開戶,統統都可以直接參與,所以,即使美國加息對全球造成金融影響,我們可以選擇大膽的參與進來,利用做空機制,完成資產增值與獲利。

(附帶開戶操作交易原理,點擊可查看)




6大開戶理由

多語言全天候專業支持

快捷方便的資金取款

10,000美元模擬帳戶

國際承認

實時行情報價推送通知

專業市場分析播報

6大開戶理由

多語言全天候專業支持

快捷方便的資金取款

10,000美元模擬帳戶

國際承認

實時行情報價推送通知

專業市場分析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