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金价,为这次疫情的「淘金热」带来什么启示?
回顾黄金走势历史,可从 1971年美国宣布退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从此美元与黄金脱钩,由市场供求决定金价。由1970—2020年这50年,金价走势有以下里程碑:
1970-1975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
越南战争为美国经济带来沉重负担,黄金储备减少,美元贬值亦令美国失去对外兑换黄金的能力。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加上期后的石油危机,均导致金价暴涨。
国际黄金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崩溃时的35美元/盎司,急升至183美元,升幅超过400%,持续时间达5年。
1980-1990年:中东危机
第二次中东石油危机和地缘政局紧张,包括伊朗人质事件、苏联入侵阿富汗等,这些事件加剧了世界经济萧条,令西方国家通货膨胀率急升,金价暴涨。在这十年内,美国通账率达90%,以低通账率见称的日本也在20%水平。
1980年1月首两天交易日的,金价达到634美元,美国财长米勒宣布财政部不再出售黄金,不到30分钟后金价大涨30美元达715美元,1 月21日创850美元新高,涨幅超过700%。这迫使美国总统卡特打压金市,消息一出当天收盘时金价下跌了50美元。至同年2月,金价重挫145美元,当代首次黄金大牛市宣布结束。
金价从1968年35美元涨到1980年的850美元的12年间,每年有30%的获利率。
金价达至高位852美元/盎司的价格后,出现大幅震荡性回落。这种价格调整长达二十多年。由1980年历史高位850美元计,到1988年底,金价已跌了52%;在1999年8月黄金价格创下了251美元/盎司的熊市最低价格。
2001-2011年:9.11、次按危机
国际金价从每盎司260美元突破到1921美元,涨幅超过700%,持续时间10年。
这一阶段的金价上涨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1年到2006年,由9.11事件引起,从此美国开启了十年全球反恐时期。
第二个阶段由2008年美国次按危机开始。市场避险情绪带动金价创新高,直到2011年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把黄金推上了历史最高点1921美元/盎司。
当中要留意的是,随着避险情绪缓和、美元转强,金价辗转反覆回落至2012年1,500美元左右的低位。
2015年到今天:中美冲突、新冠疫情
5年间,国际金价从每盎司1060美元急升至今天1800美元,未来黄金是否还会上涨还是未知数。推动这一轮金价上涨的原因有很多,主因是日本和欧洲相继实施负利率货币政策、中美贸易摩擦、2020年美伊冲突,以及现在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
从过去金价历史中,2008年次按危机与目前状况相似。都是因为全球经济前景不佳,市场避险情绪上升所引致。同样,美联储亦推出QE计划,出手救市。今次美国推出的量宽环境与当年相似,当美元流动性愈来愈充裕,多国货币汇率受压,投资者将购入黄金作保值。这意味着短线调整之后,金价仍有上行空间。考虑到美联储QE行动的长期性,未来在市场风险情绪进一步稳定之后,金价仍有更广阔的上行空间。
买黄金是为保值不是增值
当前环境下如果想让金价走出新一轮高位,有赖于三个因素:
1. 全球疫情持续恶化,持续时间和破坏性会超过预期;
2. 地缘政治、中美关系;
3. 美元进一步大幅贬值。
虽然每次大幅上升后,金价都会回落。但黄金是保值作用,而非增值。从以下二十年的金价走势可看,随着通账,金价亦稳定呈上行走势。